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(陈晓莹记者李青山)近年来,又现装修行业不断变化发展,陷阱在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谨防家装同时,也产生了不少消费纠纷问题。合同特别是变销近期,进入家装旺季,售代有不少消费者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咨询反映,理合他们在签订合同采购装修材料时,又现在商家的陷阱低价诱导下,改签了销售代理合同。谨防家装在后续的合同合同履行中,商家便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,变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消费纠纷。售代为提高消费者防范风险的理合意识和能力,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,又现广东省消委会特别发出消费警示,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合同陷阱,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。
家装合同是人们为满足日常生活进行房屋装饰而签订的合同,而销售代理合同是购买商品用于经营销售的商业合同。两者性质不同,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、维权的途径也有差别,具体表现为:一是合同主体身份不同。家装合同双方一般为消费者和商家,而销售代理合同双方则为销售代理人和委托人。二是合同履行内容不同。家装合同中,由消费者支付相关费用,商家提供材料和完成装修。销售代理合同中,消费者变成了销售代理人,商家变成了委托人,销售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替委托人销售商品。三是纠纷解决方式不同。家装合同纠纷属于消费纠纷,消费者可通过请求消委会调解、向行政部门投诉、提请仲裁机构仲裁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。而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属于商业纠纷,一般通过仲裁、诉讼的方式解决。
商家诱导消费者签订销售代理合同,将消费者变成销售代理方,变相增加了消费者的责任和风险,规避了法律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,事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,更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为此,广东省消委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,要认清合同性质,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低价诱导而签订代理销售合同。同时应做到以下方面:
谨慎选择商家。消费者应优先选择经营规模较大、信誉口碑良好、服务诚信规范的家装公司。建议消费者可通过相关网上公示系统查看公司是否有合法经营资格、相关资质证书等,同时对比多家公司择优选购,不要轻易相信第三方平台的视频信息推广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面对规模较小、开业时间较短的商家推出的预付服务,须更慎重考虑。
理性看待低价。家装公司通常会抓住消费者心理特点,以“最低价”“内部返现”“内部价格”等内容进行广告宣传,建议消费者应客观看待此类宣传广告,详细了解经营者服务项目和内容,明确相关金额,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,避免落入消费陷阱。
认真阅读合同。消费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,以及所购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、质量、价款、服务标准、优惠条件和有效期限等事项。对于有空白栏的条款应补全或删除,遇到约定不清或不公平、不合理的条款应及时提出质疑,不要轻率签字,避免在合同生效后产生纠纷。
依法理性维权。消费者应妥善保管消费凭证、合同等材料,尽量留有现场影像资料,以备维权之用。若遭遇销售代理合同类纠纷,可向属地消费者委员会咨询了解维权方法。若遭遇装修方面的消费纠纷,可与商家先行协商解决,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,消费者可拨打12345、12315投诉,或登录广东消费投诉咨询信息化综合平台(http://ts.gdcc315.cn/dologin)向消委会投诉维权。
责任编辑:24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)日前,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公布了上一年度对汽车、家电、手机、安全门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结果。虽然国家相关“三包”规定要求汽车、家电、手机进 ...
人勤春早田间忙。抓好春季田管、确保夏季粮油丰收,对稳定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。开展农技指导,提供托管服务,推广节水灌溉……当前,各地积极有序开展春季田管工作,确保粮食稳产增产。广袤田畴上,一幅生机勃勃的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洪涛)4月12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对吉林省珲春市天馨家园小区多年没有开通天然气,造成业主日常生活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一事进行了报道(详见《中国消费者报》4月12日2版《70余万元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洪涛)4月12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对吉林省珲春市天馨家园小区多年没有开通天然气,造成业主日常生活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一事进行了报道(详见《中国消费者报》4月12日2版《70余万元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)“初装费已经交了8年,我们小区的天然气到现在还没有开通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”近日,吉林省珲春市天馨家园小区的部分业主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投诉反映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慧 记者薛庆元)当前,扫码点餐、关注公众号点餐等新兴的线上点餐方式呈常态化趋势。在提高点餐效率、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过度索取个人信息及信息泄露的风险。近日,《中国消 ...